close

怎樣做排骨最好吃

一說起「排骨」,無論是口感香酥的炸排骨,還是吮指回味的烤肋排,抑是滋味豐富的藥燉排骨,都會讓你不禁地吞口水,彷彿啃著排骨肉的痛快嚼感還留在嘴裡。

排骨之所以令人回味無窮,當然少不了「骨頭」這個大功臣。一般所稱的排骨肉,是從豬肋骨到脊椎骨邊的肉,範圍從胸口一直到腰部,由於骨邊肉能在骨頭的保護之下不輕易活動,不似其它部位的肌肉經伸縮拉扯後產生韌性,因此口感上特別軟嫩;經過烹煮後,骨髓中的精華與鈣質,更是全部保留在肉內,滋味當然不同凡響,要說它是豬肉中的精華一點兒也不為過。

排骨肉不但種類多樣,烹調方式更是千變萬化,無論煎、煮、炒、炸樣樣都能表現排骨的鮮美滋味;正因為如此,無論各式中西料理中都可見到排骨的身影。這麼多種排骨料理,要從何開始學起呢?這是很多人面對排骨都會有的反應。別擔心,我們不會一股腦地將所有料理灌輸給你,反而用烹調方式來分類,無論做菜還是煮湯,想做哪一種就看哪一種;只要你跟著惠雪老師的料理祕訣走,就可以等著一道道的好菜上桌,而且手藝絕對備受肯定。

‧ 炸、煎的料理秘訣

秘訣1-挑選里肌肉
用於炸或煎的排骨多選用「里肌肉排」,無論帶骨的大里肌、中里肌或小里肌肉都可以;主要是因里肌肉的肉質較軟易於熟透,適合拿來炸、煎等高溫且時間短的烹調法。

秘訣2-肉去筋膜並槌鬆
無論是整塊或已切片的里肌肉,買回來後都應先仔細的用刀切除白色的筋膜,再用肉槌雙面輕拍數下,並整形肉邊呈塊狀,此時肉片會因伸展而變得稍薄,料理時才容易入味也較快熟透;且肉筋被槌斷,料理後的肉質不會緊縮,更容易入口。

秘訣3-調配醃料醃至入味
除了日式炸排骨採用炸好後再沾醬料的食用法外,一般炸或煎的排骨可先醃過再放入油鍋炸熟,不必再添加調味料,嚐起來就很有味。醃料包括了醬油、酒、糖、蔥、薑、蒜等基本醃底,還可加入胡椒粉或五香粉等特殊調味料來增添風味。

秘訣4-沾裹油炸粉增加口感
沾裹不同的油炸粉炸出來的排骨,會有各種不同的口感。藉由這些粉狀物質的包裹,使營養的肉汁不易流失;再者這些粉類經油炸後,吃來較酥脆在外型上也會有增加份量且美化的視覺效果。

常見的油炸粉有麵包粉、地瓜粉、低筋麵粉、太白粉。顆粒狀的麵包粉與地瓜粉,可使排骨口感較為酥脆且厚實,表皮放置較久也不易疲軟。低筋麵粉則可包住肉汁,口感較鬆脆。太白粉則須與麵粉或其他粉類以1:1比例來混合,同樣可包住肉汁,增添香脆口感。

秘訣5-不宜炸、煎過久,且須瀝乾油脂
無論炸或煎的時間都不宜過久,肉一熟就要撈起。想知道里肌排熟了沒,可先看兩面是否皆變色(若沾上油炸粉則須兩面呈金黃色),再用竹籤戳戳看,若可輕易戳過即代表肉已熟透。取出時可將排骨直立讓油份更容易瀝出,才可避免口感油膩。

‧ 台式炸豬排

【材料】
大里肌排2片

【醃料】
A. 蒜末1大匙、薑末少許、醬油2大匙、酒2又1/2大匙、糖1大匙、五香粉1大匙
B. 地瓜粉3大匙

【作法】
1. 大里肌排洗淨,用刀背或肉鎚略拍數下,放入拌勻的醃料A中,浸泡10分鐘至入味備用。
2. 把作法1的醃料瀝乾,再於大里肌排上灑上地瓜粉翻拌,讓大里肌排表面均勻沾裹一層地瓜粉。
3. 將半鍋油燒熱至油溫約170℃時,放入作法2的里肌排,用小火炸約1分鐘至肉片浮上油面,且表面呈金黃色後,撈起瀝乾油脂即可。



TOP
 本週推薦 


25分鐘上桌的懶人料理-菜飯、拌飯

當米隨著商人、移民的腳步踏遍全世界的同時,菜飯拌飯也分別在各地演變發展。各地的菜飯拌飯大同小異,差別只在於各地擁有各地的特產。菜飯拌飯不但與地理環境密切相關,與季節時令也有緊密的關係。掌握好蔬果採收的黃金時期,你也可以在菜飯拌飯中吃到季節的氣息。現代人講求新鮮與入口的美味,吃,未必為了飽腹,常是為了滿足發饞的口欲。為了讀者取材方便的考量,師傅利用可在一般超市或大賣場取得的食材,設計出許多國家、大受歡迎的菜飯拌飯食譜,融合傳統與創新,讓你在家也可以做出懷舊家常味與五星級飯店的華麗。現在,就一起來領略菜飯拌飯的無窮魅力吧!

‧ 榖類雜糧大觀園

基本上,本書中的菜飯拌飯料理,除了雜糧類,如小米、玉米籽……之類盡量不做替代外,其他食譜中所使用的米都可替代,越光米、香米、長米、西螺米、池上米…可以自行玩起組合變化,試試哪一道米飯料理使用哪一種米是你的最愛喔!

糙米
糙米保有白米與胚芽米,保存了完整的稻米營養,富含醣類、脂肪、蛋白質以及維生素A、B群等,煮出來的飯口感米白米來得硬些。

烹煮時千萬不要直接放入鍋中,最好先以冷水浸泡1小時以上,待糙米本身已吸入不少水分後,再以1:1.5~2的米水比例下去蒸煮,口感會比較細緻。

長糯米
長糯米即是秈糯,米粒細長,顏色呈粉白、不透明狀,黏性強。另有一種圓糯米,屬粳糯,形狀圓短,白色不透明,口感甜膩,黏度稍遜於長糯米。適合做粽子、酒釀、湯圓、米飯等等。

蒸米時,先將長糯米浸泡半小時以上,市面上甚至有須泡水6小時以上者,讓米粒吸收水分,煮時水分可放少一些。

越光米
以越光米而言,日本新瀉魚沼地區所產的品質最好,價格當然也最貴,因為當地的越光米明亮清澈,顆粒大,煮好的米飯光澤明亮而飽滿,入口的香甜迴盪不絕,贏得「日本第一米」的美譽。這跟當地的土壤、氣候以及一年只收成一次有絕大的關係。因此,會在市面上看到新瀉越光米以禮品的方式包裝,也就不足為奇了。美國加州產的越光米,品種來自日本,由於土壤和氣候的差異,種植出來的越光米口感也不太一樣,吃起來比日本所產的硬。而台灣生產的越光米,跟美國一樣也是來自日本。

蒸米時,米和水的比例約1:1~1.3,即可煮出越光米的好味道。

池上米
在沒有汙染、水質優的台灣東部孕育出品質優良的池上米,自然而然擁有好味道,光是吃飯就是一種享受。

建議蒸米時,不需經過浸泡,直接以米水比例1:1.2,即可煮出白皙Q軟、香味四溢的米飯。

西螺米
倚靠富含氮、磷、鉀等有機物的濁水溪沖積成西螺的農田,土壤有黏性,正所謂好水出好米,仰賴濁水溪灌溉而成的西螺米,甚至在日據時代被選為日本皇室御用的「獻納米」。

美國長米
長米顧名思義,就是比一般的圓短米還要細長,煮好的美國長米粒粒分明,口感上不黏不膩,香Q甜軟,且食用之後,不易產生腹脹感。

蒸米前最好浸泡1小時。

泰國香米
泰國香米其實並不如台灣米來得飽滿有Q勁,其最大特點為乾燥鬆滑,此外,煮後的泰國香米有一股特殊而迷人的香氣,就是因為這股香氣,吸引人買來試試。泰國香米很適合用來做南洋咖哩飯或炒飯,輕輕鬆鬆就能讓米飯粒粒分明囉。

蒸米時,米水比以1:1.5為佳。

‧ 如何煮一鍋好吃的飯(以電鍋為例)

1. 洗米
洗米的動作要輕要快,洗米水盡快倒掉,通常洗2~3次。洗米時間愈長,米粒吸收的雜質異味愈多,而營養成分卻相對流失得愈多。

2. 浸泡
一般而言,夏天溫度高,只需浸泡30分鐘,冬天則要1~2小時,米在烹煮前先浸泡一段時間,是為了讓米吸收水分,煮出來的飯才會好吃,而雜糧,尤其豆類,經過浸泡將更容易烹煮。其實浸泡時間並無一定,由於各家廠牌、品種不一,所以最好參考米袋包裝上的標示,當然還得視個人喜好米飯的乾濕軟硬度做調整。如果浸泡的時間不夠,就開始蒸煮,米粒外層會先糊掉,使水分不易進入內層,煮出來的飯不易熟透或內硬外濕,缺乏彈性。

3. 水量
榖類雜糧與水的烹煮比例也和浸泡時間一樣,沒有一個標準,最好參考包裝與個人喜好調整水量。一般米水比例為1:1~1.3,或者水比蓋過榖類雜糧再多一點點;另外還有一種量水法,如果已經過浸泡的步驟,可在淺盤上將榖類雜糧連浸泡的水鋪平後,稍微傾斜,流往低處的水約2~3湯匙(此時的榖類雜糧約量米杯1 杯的份量),就可烹煮出好吃的米飯。

4. 燜煮
電鍋的自動開關切斷後,再燜15~20分鐘,開蓋後才不會有多餘的水分。燜過後,最好將飯拌過,同時可拌入奶油,讓飯粒吸收油脂,飽滿光澤有彈性。此外,在煮飯時,加入少許橄欖油,也有相同的效果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onlyforwind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